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4月11日,主題為“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兩岸四地中醫中藥發展(香港)論壇”在香港浸會大學開幕,這是兩岸四地中醫中藥論壇的首次高級別會議,旨在推動中醫藥交流互動與合作共贏。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表示,香港、澳門要在服務“一帶一路”戰略中推動中醫藥發展,發揮好“橋頭堡”作用,以使兩岸四地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中醫藥走出去。
王國強指出,香港回歸以來,在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下,中醫藥事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香港作為中西方文明和貿易交匯之地,發揮著特定地位的區域優勢和走向全球的橋頭堡作用。在探討傳統中醫藥適應現代社會多元化國際化發展方面,香港的模式具有示范效應。
對于兩岸四地中醫中藥的發展,王國強提出幾點建議,一要堅持中醫精髓。中醫治療是想辦法維護人們的健康,不是僅僅治病癥。廣大中醫藥從業者要在工作中弘揚中醫藥學“整體觀、系統論、辨證論治、治未病”等精髓理念,要有信心并且堅持下去。同時,希望大家善用現代科學技術,讓先進的技術、儀器、設備都能為中醫藥服務,這是中醫藥與時俱進的必要條件。要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不能因為過于注重繼承而不去創新,也不能因為追求創新而忽視對傳統的傳承,兩者不可偏廢。
二要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療效是中醫的生命線,是中醫發展的核心。要總結好臨床經驗和學術經驗,在個性化的辨證論治過程中提煉規律,進一步提升療效。要加強中醫人才培養,培養更多“讀經典、跟名師、多臨床、有悟性、善思辨、醫德好”的青年中醫師,以期從中產生名中醫乃至國醫大師,這樣,中醫才有希望。
三要加強兩岸四地合作交流。特別是如今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下,兩岸四地應在中醫藥發展方面發揮很好的作用,共同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香港、澳門要在服務“一帶一路”戰略中推動中醫藥發展,發揮好“橋頭堡”作用,以使兩岸四地形成合力,建立起中醫藥交流合作常態化機制,共同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加速中醫藥國際化進程。
王國強希望,兩岸四地中醫中藥交流合作的論壇能夠年年舉辦,并提高質量,在業內提升影響力,讓每一位同仁在臨床實踐方面有所獲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不遺余力支持兩岸四地中醫藥交流,并為此搭建平臺,使成果得以更好傳播,形成中醫藥交流發展的良好模式,為人們的健康福祉發揮作用。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楊建平,香港衛生署署長陳漢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港澳臺辦公室主任王笑頻、醫政司司長蔣健,國醫大師孫光榮,澳門國際中醫藥學會理事長謝志偉,臺灣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海峽兩岸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志芳等出席論壇。
論壇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中醫藥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楊金生主持,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劉保延、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等25位專家圍繞“中醫藥發展與合作”“中醫藥標準與人類健康”“中醫藥與慢性疾病治療”等專題展開研討。
為讓香港市民更直觀了解中醫藥,感受中醫藥文化底蘊,“中醫藥文化與養生保健展”同期舉行。
論壇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中醫藥交流合作中心、九龍總商會、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共同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針灸學會、臺灣中醫師公會全聯會、臺灣中藥商工會全聯會、澳門國際中醫藥學會以及香港九龍總商會所屬14家中醫藥社團等單位共同協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