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進行了一場不同尋常的手術。
58歲的丁女士在中午騎行的路上遭遇車禍,左脅、腹部、下肢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傷,隨即被送往我院進行救治。經過查體和影像檢查后,醫生擬“腹部外傷”把她收入重癥醫學科治療。最終得出的診斷為:閉合性腹部外傷,脾破裂,右側孤立腎。手術,勢在必行!
可是這類手術需要大量輸血,外科、麻醉科、輸血科醫生討論用血方案時,發現該患者具有較好的自體輸血適應癥,在經過病人及其家屬同意后,決定采用術中回收式自體輸血。
手術過程中,患者腹腔見大量新鮮血及血凝塊,在麻醉科蔡健主任、周彩虹護士長、錢惠芬副主任護師及輸血科孫建良副主任的協作下,成功回收了約700ml血液,經過抗凝、過濾、洗滌處理后共回輸患者300ml紅細胞懸液。術后患者無輸血不良反應,恢復良好。
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裝置,將患者體腔積血、手術中失血及術后引流血液進行回收、抗凝、濾過、洗滌等處理,然后回輸給患者本人的一種輸血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手術時都可以采用這種輸血方式,在術前,需要臨床醫生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詢問與評估。
回收式自體輸血的優點頗多,我院輸血科正積極開展和推廣這一新技術。目前,在相關科室的共同協作下,手術室已成功開展了四例回收式自體輸血,且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一技術的開展,真實有效地提高了我院的用血水平,為臨床開展疑難手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輸血科)